瞭解你的狗 
                              吳福明教授編著  
狗的智力:
  狗被人類馴化為家畜已有數千年,長期選育結果將狗由野生群居動物改變成為滿足於與人類居住並完全接受人類控制的動物。偶極某些犬隻會呈現類似野生同類或像狼的行為,會尋找狗群為伴,並攻擊人類的權威性,但是絕大部份犬隻對其主人則完全信賴。

  一個能與狗互動的狗主人能解讀他的狗或其他狗所顯示信號,而有所反應。從狗的姿態或為瞭解狗所要表達的意思是極重要的。很多敏銳的人具有直覺瞭解他的狗的能力。很不幸的有些人則過份的以人的主觀見解認為狗也能理解人類極其複雜的行為與情緒,這些人大都是狗的主人。事實上狗的行為都是發自基本的本能,比人類所理解的更容易滿足。狗的智力在科學界尚存很多爭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智力比較,極為困難。在狗智力的比較更為困難。不同品種的狗發展出各種不相同的生理能力及自然本能,比如玩具犬、大型犬、警衛犬、視覺型獵犬、鬥犬、看守家畜型犬隻等。品種間差異大,經選育發展出來的自然本能也各自不相同。狗之大腦遠比人腦小很多。狗腦所具有真正思考能力並非完全消失,但是比人類少很多。有些狗的外表給人一種在思考的印象,也會表現人類的作為,最有名的例子是一隻Skye Terrier牠的主人死後,跟隨棺材到墓園並陪在墓園14年,一直到牠死去為止。

  專業的犬隻訓練師則以犬隻學會新的訓練項目的速度判定犬隻的智力。狗的主人對其智力的判定則以狗察覺主人心情與期望的敏感度為準。這些不同的觀念是否代表相同的智力尚有爭議。狗顯然具有學習能力,瞭解訊號,並能將訊號與某些動作或工作相聯。牠們並不盲目服從,也有能力決定不做某些事情。牠們是有極高的動物智慧,但顯然的缺乏人類的理解能力與抽象觀念。

狗的行為
  狗的行為都可追溯源自野生狗群的表現,這些行為用以繁衍後代及適應野外生存。當人類收養一頭狗時,可誘導狗將其野生狗群的自然行為本性加以教導成為適合人類社會與我們所期望這隻狗所具有的行為表現。

“群”的行為:
  在野外狗是成群結隊的,狗有極強的意願要融入成為“群”的一份子。獨行的狗或狼在野外很難生存。野外狗群有其社會秩序,用以決定那隻狗可繁衍後代及優先進食等規矩。

  在野外狗群,犬隻互相咬打受傷是不利於生存,因此在狗群中發展出一系列行為表現,包括身體姿勢、瞪眼、咆嘯等用以解決衝突,以免發生打架流血事件。這種戲劇式的肢體與臉部表情的語言成為有效的表達意念與反應的溝通工具。以前的人認為最大最強壯的狼在群中有最高位階,然而事實上最會表達與溝通的狼在領導狼群。

“群”的領導者
  野生“狗群”與“狼群”中高階者可優先“交配”與“進食”,也可佔據最安全的位置休息,享受其他成員替牠梳理毛髮,在群中挑選與聯結盟友自保。“群”的最高階者稱為“Dominant”或“Alpha”狗。此種社會結構其實在人類的社會中也存在。一個經理比一般職員佔有更大的房間、桌子、停車位等等。人與狗的社會結構相似性使得人與狗的關係更易融洽相處。在人的社會中家犬知道人佔有高階位置與優先權,狗則接受次階地位。免掉人與狗產生爭端,狗的此種”次階“認知必須在其被馴養過程中加以調教使他適應與接受。

狗的學習能力:
  狗為具有快速學習能力的機的主義者。當牠發現他的行為受到獎賞,他會重複此項行為。小孩也有相似的行為表現,這是學習的基本理論。有時我們認為是一種處罰,但是在狗與小孩的認知中卻認為是一種獎賞,反之亦然。

狗有多聰明:
  狗比貓或其他動物顯得更聰明,牠會設法達到牠的需求或重複獲得獎賞的行為。然而智力很難量比或加以比較。狗可能更能懂得與人溝通而被人認為更聰明。
  貓、豬、雞等也可像狗一樣加以訓練,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動機,也要用不同的溝通技巧。

狗的社交訓練:
  為人父母者都知道小孩要讓他與其他孩子相處,學習周圍的環境事物。有良好的社交訓練的小孩也會成為適應良好的大人。幼犬也是如此,幼犬要學習適應牠周圍環境的大人、小孩、其他的狗或動物等等。幼犬長大後才不會畏懼,而能適當的應對。

早期(嬰兒時期:出生到兩週齡):
  嬰兒期犬隻眼睛未張開,耳道未通,無視覺與聽覺,然而具有觸覺與嗅覺。能感覺到人的味道與撫摸。此期嬰犬應有人加以撫抱,為調教成為家犬的第一步。

過度期(2至4週齡):
  幼犬眼睛張開,耳道已通,面臨環境愈來愈有挑戰性與複雜性,幼犬要盡量學習,了解其所處環境。

社交學習期(4至12週):
  此期為關鍵期,研究顯示4-12週齡幼犬若處在未與人接觸的隔離環境,長大後會畏懼人類無法接受訓練,在此期的末段,幼犬的認知模式已完全建立。大部分幼犬在7-8週齡以前一直留在母犬身邊,在此期間幼犬離乳,承受第一次衝突與挫折經驗,幼犬在與其他幼犬遊戲中學習社交互動,學習調整幼犬互咬力道,了解在競爭中所處地位。一些性行為與獵捕行為也會顯現,要成為家人的幼犬,在此時期要接觸熟悉各種家庭噪音、味道,要被人觸摸被搬運移動等等。

社交後續期:
  社交學習期要持續到12週齡。狗若在十二週齡前被領養,則應把握此關鍵的學習期給予適當的調教。一頭未獲得適當社交接觸的犬,需要在此期給予經常的、溫和的引薦,接觸外界,認識人與事物,經歷家庭內及家庭外的日常事務,幫助幼犬成長為有教養的家犬。

  幼犬很需要在12週齡前帶出門接觸外界的環境,然而大部份幼犬12週齡前未完成預防注射,無法與其他犬隻混在一起。替代的辦法是你將幼犬帶到友人家,或邀請朋友到你家並將幼犬介紹給他們認識,幼犬完成預防注射後再與其他成犬混合在一起。

  幼犬在醒著的時候每一秒,都在學習,人在五歲時比在五十歲更容易學會新的語言,同樣的幼犬也比成犬學習能力更強。帶著你的狗一起上社交訓練班,可學到很多技巧與從一開始就了解如何有效的訓練你的幼犬。更重要的是盡量安排各種管道與機會讓你的幼犬與外界多多接觸。

  幼犬並不是一到12週齡就突然停止學習。12週齡以後進入青春期,荷爾蒙開始發揮作用,犬的世界產生極大的轉變,有些專家將5到15個月齡的狗界定第二社交學習期(小型犬性成熟比大型犬早)。
在此時期,以前牠所敬重的其他同性別的狗變成可疑的,而對不同性別的犬則會賣弄風情,也因此許多青春期的公狗在公園常被其他犬懲罰。這些都是正常現象,是成長過程的一部份,也會使某些犬隻顯得比較神經質或防衛性明顯。要繼續維持社交學習與人道的訓練,協助你的犬渡過這一段青春期。

帶領你的幼犬認識外界:
1.人:每一個人外表都不同,要讓你的狗知道外表不一樣的人也是都是人,沒有人其
  地位低於人。人有戴眼鏡、帶帽子、穿制服、男人、女人、小孩及各種不同膚色的
  人。對狗而言,小孩可能與其他人略有不同,都要讓它接觸到。要確實的讓狗完全
  了解所有各形各色的人的位階都高於狗,狗只有次階地位。
2.其他犬隻:一隻不認識的狗就如同一個陌生人,對狗而言是一個威脅者,你要讓你
  的狗有機會在各種場合,多接觸其他犬隻(公園、街上等)。讓你的狗接觸大型或
  小型成犬及其他不同品種的幼犬。
3.其他種動物:儘量安排機會讓你的狗能接觸到貓、牛、羊、馬、雞、鴨等。
4.旅行:依個別情況安排外出旅行。
5.認識環境:要犬隻認識及熟悉其生活的環境裡的各項事務,也要狗熟悉別人的家與
  庭院,並且你為他所設定在家的規矩也一樣適用於別人的家,牠也要學習適應那種
  在街上或商店裡忙亂的環境,並維持適當的行為舉止。
6.居家生活:你的狗要適應你的居家生活,包括對洗衣機、烘乾機、吸塵器的噪音,
  電話鈴聲與割草機聲音,你的日常生活活動都要讓你的狗接觸到。此外還有人的笑
  聲、哭聲、爭吵聲或喝酒作樂都要讓狗接觸到。家人的上班、上學、採購等也都要
  讓狗接觸見識。

狗的智慧與溝通
  在野外,一個狗群的成員互相熟悉,個別狗隻在“群”內的位階決定了他的地位與角色。當牠們遇到“群”以外的其他犬隻會造成疑慮,若牠們感覺受到威脅,便會展現許多肢體語言及攻擊行為。但是在人的社會裡,人們期望狗能表現完全不同的反應,各種狗包括公的、母的、大的、小的來自不同家庭的犬隻每天都會在街上或公園相遇或混在一起,人們期望犬能和平相處而不會發生衝突。要達到上述要求有兩項要素:
1.在狼被馴化為家犬過程中,經由育種與選育,選擇保留了那些停留在幼犬行為(或
  永久依賴性幼年行為)的犬隻。家犬無法成長或獲得像一隻成年的狼那樣的完整行
  為,而是停留在柔順的與喜歡遊戲的行為階段。
2.在幼犬時期精心安排許多社交活動,使幼犬習慣與不同品種犬隻相處而不發生衝突
  。教導幼犬那些聞起來味道不一樣,外型也不一樣的狗都是友善的,可愉快相處。
  當人們在街上或公園溜狗,狗相遇後混在一起前會互相嗅聞認識(一種狗的社交儀式),此項儀式顯示狗有意願介紹自己並與其他犬隻建立社交關係。狗也會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宣示它們的存在與意義,例如抬腿、排尿或排便標示。

氣味訊號:
  狗以氣味標示牠的地盤或使用區。氣味可顯示標示者的健康、社會地位、荷爾蒙狀態。狗能嗅覺出其他動物的恐懼反應。一隻恐懼中的狗會釋放出一種費洛蒙(pheromone)化學物質,用以警告其他動物“有危險存在”。此點可解釋為何一頭從未在獸醫院受過任何傷害的狗也會害怕到獸醫院。

視覺訊號:
  當犬隻進入視線範圍,視覺訊號就取代氣味訊號。當兩隻陌生的狗在無人帶領下自由相遇時,它們會花一段時間相互認識。開始時狗會站直,再慢慢小心靠近,經常採取間接繞圈互相接近。直接接近常被解釋為有威脅性的動作。靠近後互相嗅聞,先聞頭部臉部,再聞味道最強烈的生殖器部位,再下來狗可能就此走開,交流結束或都其中一隻狗嘗試開始遊戲,牠將前爪舉在空中揮動,前軀下俯或叫聲邀請一起遊戲。遊戲式打鬥看起來粗野,但是都明確的依據它們的社交規範進行,不會重咬也很少有明顯的強勢主導行為。

肢體語言:
  狗與狼的肢體語言很相似,狗在安靜和祥時,身體姿勢放鬆臉部表情和平,耳朵停留在正常位置(品種有別)尾巴下垂,身軀不會拱起或提昇,眼睛微閉、唇部與頸部肌肉鬆弛。當狗很有信心並要向另一隻狗顯示他的權威與優勢地位時,身軀稍微拱起準備隨時採取行動。
  當兩隻狗想遇時,有時用身體姿勢表示優勢或順從。有時一隻狗會將前爪放在另一隻的背部或嘗試駕乘另一隻狗。只有很少的情況下會出現一隻狗將頭部壓在另一隻狗的背部或頸部以顯現牠的主導優勢。大部分情形狗很輕易的區分出差異,終止交流或進入遊戲或和平的分手。事實上狗會打架都是主人涉入、干預或終止狗兒們都熟悉的溝通行為。

學習與記憶:
  狗會以“條件反射”(俄國生理學家Pavlov(1839-1936))即某一行動會產生某一結果方式加以學習。Pavlov為了收集狗的唾液,將肉粉放入狗的口中,使狗分泌唾液。不久他發現狗一看到研究人員即分泌唾液,因為牠期待會獲得肉粉。Pavlov使用其他方式的刺激(比如鈴聲)與飼餵肉粉的行動配對,狗不久即對其他刺激(鈴聲)反應而分泌唾液。畜主也經常看到他的狗有此種聯結(行動-結果)現象。
  美國心理學家B.F Skinner(1904-1990)證實狗可依據牠的經驗與結果,學習加以改變與調整牠的行為。也即是說明狗能夠做決定,具有對事件加以辨識與記憶的能力,並能表達他的意圖。如此使得狗的訓練變得相當複雜。

狗的尾巴:
  狗的尾巴會顯示牠的情緒與意圖。高舉的尾毛顯示狗有信心、興奮或強勢。搖尾巴表示高興與興奮。尾巴高舉豎直並做小幅度高頻率的搖動表示狗在顯示牠的強勢(或主導優勢)。尾巴下垂作慢節奏的搖擺表示狗“不確定”。

聲音溝通:
  狗的聲音的表達範圍很廣,有嬰兒哭聲、警戒低吼、高亢吠叫、要引人注意的叫聲、嚎叫、痛苦的低吟、尖叫與快樂的呻吟等,有些狗會有類似狼的號嘯吟唱。
  狗的聲音有呼嘯、低吼到咆哮。狗用聲音表達感情,高音調或高音量顯示受挫折或激動。吠叫不代表攻擊性,常常是表示“快一點來遊戲”及“很高興看到你”。低吼在成犬具有攻擊意味,有些狗喜歡玩“低吼”聲,但牠的態度是明確的,有些狗可在“低吼”聲中抑揚頓挫,具攻擊意味的低吼其身體也呈現攻擊姿態。

狗對概念的聯結能力:
  狗能將兩種概念聯結在一起。但狗無法將被時間隔開的事件聯結在一起,例如你帶牠去溜狗,狗跑走了,兩個小時後回來,當牠回來時你處罰牠,狗會將處罰與牠回到你身邊兩件事聯在一起,牠無法瞭解處罰是因為兩個小時以前牠溜跑了。狗回到你身邊是要討好你,牠回來了,你處罰牠會使牠困擾,牠回來了,你給予牠歡迎與鼓勵,讓牠感覺你要牠,回到你身邊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狗能否瞭解人:
  狗具有敏銳的覺察人類某些輕微訊號的能力,這些訊號可能是人類下意識對歡樂、緊迫、憤怒或想要做某些事的舉動。這些是野生狗群,每隻狗利用肢體語言聲音表達感情所養成的能力。狗並不瞭解人類的語言,說話的聲調與語氣對牠更具意義,聲音也可用哨音取代,用來訓練狗辨認訊號代表的意義,例如以哨音指揮狗趕羊群等。狗對視覺的辨識能力曾被訓練師用在馬戲團、電影與電視表演,訓練師是利用狗要討好人(訓練師)而不是對訓練師的畏懼來完成訓練工作。

狗的本能:
1.地盤本能:保衛家園及其居留地以防人類或其他犬隻入侵是狗的本能。鳥類或其他
  動物進入地盤,牠則不會理會。狗認為人及狗是牠的同類,對不熟悉的同類都是可
  疑入侵者。
2.成群結黨的本能:野生犬類是成群結黨的,家犬視其主人為群的領導者,負責群體
  的防衛。若一個陌生者(人或狗)被群隊的領導者(狗主人)接受而無攻擊行為,
  狗也會接受這位陌生者。當領導者(狗主人)不在時,狗取代他的地位負起保衛地
  盤的責任,行為表現也大為不同,即使是隻小型安靜的母犬也會現露出“地盤攻擊
  性”。
3.追逐郵差:短暫的拜訪者(例如郵差)會加強狗的“地盤攻擊性”,因為狗吠叫、
  警告來者離開,他們很快的離開,狗認為他們是畏懼、懦弱者,並將郵差制服列入
  這一類可以追逐而他們會退卻的對象。對這種行為的對策是主人要安排將郵差介紹
  給狗,讓狗經常看到你(群的領導者)接受來訪者的出現。
4.獵殺本能:狗雖已被馴化數千年,但有些狗仍然具有追逐捕捉獵物本能,牠們潛行
  ,捕捉並殺死一些小動物。大部份犬隻只會追逐獵物一陣子而已。
5.追逐貓隻:對狗而言,貓是運動對象而非可吃的一餐,貓因為其體型較小,有皮毛
  ,移動迅速,隨時都準備逃走而誘發狗的捕捉獵物的本能,一般而言,此種追逐是
  無害的,只是讓貓兒嘶叫及吐唾液。狗能辨認不同的貓,牠可與同一家庭的貓和平
  共處,牠可能在外面追逐一隻貓,回家後與同一家庭的貓窩在一起。
6.對羊群的騷擾:羊為天生的獵物,羊被追就逃。一隻不熟悉羊隻的狗看到羊群常會
  去追逐,有些狗只是將羊追趕困在一個角落,有些狗則會繼續騷擾羊隻,嘶咬甚至
  殺死羊隻,這是相當嚴重的行為,當你帶你的狗經過羊群,決不可大意,要將項鍊
  收緊。
7.嗅聞不熟悉事物:嗅聞不熟悉的人、事、物(包括狗)是狗最強的本能之一,狗
  的嗅覺非常發達。
8.社交性嗅聞:互相嗅聞是狗與狗之間第一步社交活動,先鼻對鼻,此時頭與尾高舉
  ,任何攻擊現象出現就會引發一場打鬥,大部份只是互相繞圈,互相嗅聞。
9.氣味標示:公狗有強烈的慾望以撒尿方式將牠的氣味標示,界地地盤泌強烈的味道
  在糞便上,也用在標示,公狗排尿頻繁的原因是企圖以牠的氣味壓蓋過其他的狗留
  下來的氣味標示(尿)。狗也常以後肢掘土,狗的後腳掌汗腺分泌也用於氣味標示
  。狗偶爾也會在具有強烈氣味的物質上打滾,將這些氣味沾在身上,加強牠的氣味
  。常見的例子是豬或鳥的糞尿。這些氣味對人而言是難以忍受的,狗卻常常樂此不
  疲。

肢體訊號(Body Signals)
  每一隻狗都有某種程度的肢體訊號來表達牠的感情,例如不確定、恐懼、攻擊、歡樂或玩樂等。狗的感覺與情緒會從牠的身體與臉部表情顯露出來,做為一隻狗的主人,要能夠解讀這些訊號,請隨時注意與辨認,下列部位徵兆:身體姿勢、聲音、耳朵、眼精、口唇、舌、尾巴及毛髮。

要求遊戲:
  當狗要求你與牠遊戲時,牠將前軀低下成俯蹲狀,發出嘆聲,叫聲或滾動的吼音配合高叫聲,牠可能提起一隻前腳,使身體傾向一邊,牠的頭部幾乎接觸到地面,牠也會前後跳躍,下顎鬆弛,用期待的眼光望著你。

順從:
  邀請遊戲之後也可能轉為順從的姿態,狗俯蹲得更低,舉起一隻前肢來請邀請遊戲,牙齒藏起,身體姿態不緊張,狗也安靜無聲,順從的狗常會側轉露出腹部。

完全順從(Complete Submission)
  此時狗之耳朵完全下垂,尾巴下彎,盤繞著一隻後腿,神經質的狗則尾巴夾在兩後腿之間,頭部低垂,避開眼精的接觸,最後階段的順從姿態是身體翻轉過來,一隻後腿舉起來,耳朵稍微抬起表示信賴。

恐懼性攻擊(Fearful aggression)
  狗會露齒,發出低吼聲或咆哮或吠叫,耳朵向後伸,全身緊繃,後腿做勢準備隨時快速行動,後半身的毛髮豎立,尾巴向下而僵直。

主宰性攻擊(Dominant aggression)
  狗已超過警告你離開階段,牠已獲得信心,尾巴與耳朵向上豎立,對著你直視、露齒、咬牙隨時準備咬你。

狗的臉部表情:
1.唇部:可向後捲露出牙齒,露齒並不全都意味攻擊性。有些狗在很高興的時候會露
  齒嘻笑,狗表現攻擊性時唇部全部向後捲,連犬齒也露出來。
2.耳朵:有活動性,可追隨聲音轉動。長耳犬(Spanniels)也可轉動耳朵到警戒位
  置。
3.眼睛:也有表情,狗高興時眼睛明亮,當感到驚異或困惑時會抬眼簾甚至向傾斜頭
  部,顯出誇張的表情。
4.瞪睛:狗在恐懼性攻擊時會露出野性的眼神,臉部皮膚向後收縮露出眼白,瞳孔張
  開。狗在主宰性攻擊時,瞳孔收縮,瞪著眼對準你的任何動作。對狗而言,瞪眼直
  視代表挑戰,平常情況下,人們瞪著狗時,狗會避開視線接觸而呈視順從。一隻有
  信心與主人互動良好的狗,主人瞪眼直視牠時,牠會顯露困惑表情,不要用你的眼
  睛瞪著狗,除非你有把握能應付可能引起犬隻的攻擊。

犬之攻擊性與處置:
  狗有下列四種主要攻擊行為,瞭解各種攻擊行為的症狀與原因,才能有效解決問題;此四種攻擊行為如下:
1.恐懼性攻擊。
2.主宰性攻擊。
3.保衛性攻擊。
4.對其他犬隻之攻擊。

治療技巧:
  校正行為偏差犬隻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工作,必需做複雜的問題分析,經常是獸醫轉診給動物心理學家做研究與治療。一般而言,懲罰不是好的辦法,懲罰具攻擊性大型犬隻有危險。你不應將狗逼迫到牠顯出攻擊性,免得訓練工作從頭開始,大部份的攻擊行為可以用獎勵方法消解,將問題犬隻轉到其他訓練師處理不是好辦法,因為有時有效,有些則更為惡化。不要責打犬隻或用產生局部疼痛的裝置(例如特製電擊或搯捻項圈)這些裝置常會昇高狗的攻擊性。不理會犬隻是最有效的懲罰辦法之一,狗不喜歡失去主人的關懷,在校正犬隻行為偏差時給予狗任何零食或陪牠玩球,狗會解釋零食或玩球是一種獎賞,而加重不良行為。

恐懼性攻擊:
  狗之恐懼性攻擊是為了自衛,牠感到害怕,被威脅或痛苦。狗的肢體訊號為耳朵向後衛,狗會反覆捕向標的物再退回。處理辦法是“Desensitization”去敏感化,讓狗面對牠所害怕的人或物體。當狗不再顯出攻擊性時給予食物或愛撫,加以獎賞,狗若顯出攻擊性則以故意冷落不理會牠做為懲罰。

主宰性攻擊:
  狗之主宰性攻擊大部份是狗對狗,若發生在狗對主人則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在一隻家犬的眼中,家庭成員(包括人與動物),存有一個位階秩序(Pecking order),家狗也會如同在野生的狗群中尋求建立自己在狗群中的位階地位,若狗認定牠在位階的頂端,牠可能對全家顯示牠的攻擊性,大部份情形,牠只認定某些個體(例如小孩)位階比牠低,很奇怪的是家庭以外的人,狗則不認為對牠有威脅性甚至對他們友善。

  有主宰性攻擊的狗也會在房屋住所到處小便標示地盤。一旦有衝突,牠會預測你的行動,用牠的身體阻擋牠的地盤。

處置辦法:挑出具有主宰性攻擊行為幼犬,捉住牠的頸部強壓在地面,使牠呈現順從的姿勢一直到建立你的權威優勢地位為止,此項辦法對大狗可能比較困難也比較危險,甚至不可行,大狗仰賴人給予食物。讓被狗認定為攻擊目標的家庭成員擔任控制狗的餵食及狗喜歡做的事或可校正狗的觀念與行為。

條件性順從(conditioning submission):
  為校正狗主宰攻擊的辦法之一。當狗需要被愛撫時,顯露主宰性攻擊行為,你要拒絕牠,經幾分鐘後,叫牠過來,接受愛撫。塑造你為高位階優勢者的地位。

保衛性攻擊(Protective aggression):
  狗的保衛性本能可延伸到主人及房子。陌生人突然接近主人,狗會認為是一種威脅,引起狗的保衛性攻擊。
處理辦法:依照處理恐懼性攻擊與主宰性攻擊辦法處理,若無效,請獸醫處理。

消除其他不良習慣:
  有破壞行為的狗:將有破壞(家具等)行為的狗,單獨關在屋內,經過一小段時間(10-15分鐘),即可誘發破壞行為。若無破壞行為給予獎賞,若有則以冷落不理會他做為懲罰,逐漸增加狗單獨在屋內時間,直到習慣獨處。

問題犬隻:
  很多行為偏差的問題犬隻,經過一段時間處理後,即可圓滿校正,但具有絕對性無法控制的攻擊行為則是極其危險的動物,非常悲哀的,這些犬隻絕大部份都可能安樂死。在有狂大病的國家,要特別注意這類犬隻是否感染狂犬病。另外有極少心理不正常犬隻會對人們靠近,在突然毫無預警的捕咬他們。

成年犬的反社會行為:
  狗的反社會行為常常被畜主容忍接受,一方面是畜主不願失去擁有的這隻狗,另一方面畜主會認為自己也有責任。瞭解問題才能進一步找出解決之道,狗最主要的反社會行為有下列幾項:
1.攻擊性(請參閱前段)
2.隔離行為(separation behavior)
3.吠叫
4.駕乘
5.排尿標示

會咬人的狗:
  狗的攻擊行為中最危險者為咬人。狗可訓練依據命令咬人,這些狗大部份被訓練去咬住手臂而非去傷人。很幸運的是狗咬都是輕傷,統計指出被咬的大都是小孩在自家之外被狗咬傷。顯然小孩不解讀狗的警告訊號甚或去激怒犬隻所造成。大部份狗咬事件是由地盤性,保衛性或自衛性攻擊所造成,都是針對陌生的入侵者。

處置辦法:要警告小孩勿接近陌生犬隻,更不可用手指指向狗,狗若是友善的,也只能手握拳伸給狗嗅聞(將手指伸向狗,將方便也誘使狗咬手指),對受傷痛苦的狗或被驚嚇威脅的狗要極度小心,以緩慢的動作安詳的語氣接近牠。

隔離所致行為(Separation-induced behavior):
  幼犬被領養到新家,有些成犬在幼犬時期未調教好,或者成犬換新主人等這些因素造成犬隻的沮喪,無安全感,所導致的行為。犬隻過分依賴人類所致。
處理辦法:設法減少狗對你的依賴,當你回家時愛撫牠,離家時不要與牠道別,減少你在家時與狗相處時間。

噪音問題:
  犬之恐懼症源自幼年期,很多是與巨大噪音有關,例如鎗聲,汽車聲,打雷、爆竹等等。有些噪音會使狗與相關事物聯接,例如打雷與閃電及暴風雨,有些狗對電話鈴聲、吸塵機、烘乾機等噪音也會引發牠們的恐懼症狀,恐懼症可能是曾受傷害或對這事物無知產生莫明的恐懼,年齡增加會逐漸淡化。

處理辦法:注意幼犬對事物產生恐懼的反應,要在發展成恐懼症前加以緩解,使用去敏感(Desensitization)方法。

駕乘行為(mounting)
  這是一項令人尷尬困擾的問題,多發生在小型幼年公犬(Poodle與Terriers),駕乘對象以人為主,也會以物體(如枕頭)對象做出駕乘交配的動作,青春期公犬易出現此項行為。

處置辦法:必須以堅定的語氣及態度制止此項行為,若未改善,排斥牠,故意冷落不理會牠。將牠與發情母犬隔開,不要急著將狗閹割,狗成熟後即會停止不正常行為,獸醫可提供藥物暫時抑制狗的性慾。

撒尿問題:
  狗會熱中於以氣味標示或要壓蓋過其他氣味而到處撒尿,尤其是牠不喜歡與不習慣的味道,比如香水及煙草味。發情母犬尿液含有強烈的氣味,表示牠已可接受配種,此種味道(Pheromones)對公狗有極大的吸引力有些香水刮鬍後香露(aftershave lotion)除狐臭噴劑等含有Pheromone,會誘發公狗撒尿。

處置辦法:將會誘發狗到處撒尿的氣味(原因)移除,若狗撒尿行為未改善,則故意冷落不理牠,行為改善則給予獎賞,若還無法改善,則要再從頭開始排便訓練。

問題幼犬:
  大部份幼犬愛玩,比較淘氣,牠們喜歡探險,愛咬東西,難以管教。這些行為在某一程度內屬於正常,6個月齡以前的問題幼犬有下列4種:
1.排尿與排糞。
2.隔離所誘發行為。
3.長牙行為及破壞性咬東西。
4.攻擊性。

驚嚇性撒尿(Submissive Urination):
  幼犬驚嚇性(順從屈服)撒尿是每次你一接近幼犬,幼犬即蹲踞下來並撒連,此項行為源自動物無安全感或受到威脅與驚嚇,牠蹲踞下來採順從臣服姿勢,同時因驚嚇而撒尿,以後你一接近牠就引起反射性反應。犬隻驚嚇性撒尿懲罰牠將更惡化症狀。

處置辦法:當你第一次接近幼犬時要小心,不要驚嚇牠,彎下腰來接觸牠,若幼犬還會驚嚇撒尿,則態度要更溫和,給一點零食安撫牠,對付驚嚇性撒尿,只能置之不管,不要指給幼犬看牠又撒尿了,讓牠逐漸習慣誘因。

興奮性撒尿(excitement urination):
  有些幼犬一興奮就無法控制而會排尿,懲罰幼犬則使幼犬轉成驚嚇性撒尿,使問題更為惡化。

處置辦法:當幼犬成熟後能控制排尿,就不會有興奮性排尿,故處置辦法就是置之不理。狗長大,問題就自然解決,另外安排幼犬在可以排尿的地方遊戲。

隔離所誘發問題:
  起因為幼犬離開母犬或犬隻換新主人,常常在就寢時出現問題行為,這些行為包括:
1.哮叫及啜泣。
2.破壞行為。
3.排尿與排糞。
  上述問題相當重要,不要以為只是長牙齒或居家訓練失敗,回去探視安慰不肯就寢一直在啜泣的幼犬會使牠極度興奮,強化牠的行為造成興奮性撒尿。

處置辦法:將幼犬的床放在較大的空間,懲罰牠,會使牠逃走或使牠更粘人,要耐心的安排管理幼犬的作息,包括餵食、遊戲與休息,在牠進食(或排便)後,做一會兒遊戲,到牠累了要睡覺,放在牠的睡床,讓幼犬獨處,牠很快就入睡,而牠也就將“放在床上”與“離開家庭”聯接在一起。將幼犬的活動範圍限在一處(比如廚房),床也放在這裡,牠就會將廚房視為牠的地盤,在此地牠感到舒適,“上床”將是安全愉快的事。

亂咬東西:
幼犬常常會咬東西,以緩解生長牙齒的不舒適。

處置辦法:誘導牠遊戲對象為玩具,尤其是可以咬的玩具,拔河(Tug-of-war)幼犬都有興趣。

攻擊行為:
  最常見者為對食物佔有性的攻擊行為,不可忍受此項行為,因為此項行為聯接到成犬的主宰性攻擊。

處置辦法:這是極少數可用懲罰處理的情況之一。訂出一套訓練課程,重複給予食物,當牠進食時,中斷牠把食物拿走。牠若表現攻擊行為,懲罰牠,若行為良好,給予獎賞。這項課程一般很快就見效,一旦你對牠的主宰優勢建立,牠就不會再挑戰你的地位有些勇敢的幼犬在被懲罰時會升高攻擊性,此類犬隻要請教獸醫,並慎重考慮要不要繼續擁有牠,牠將來可能成為無法控制的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娃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